当前位置:全球调节阀网 > 信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激起细分领域无限机遇

作者: 2015年03月13日 来源:全球调节阀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正式印发,在进一步促进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打开多空间市场前景,为各领域带来无限投资机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激起细分领域无限机遇国家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正式印发,在进一步促进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打开多空间市场前景,为各领域带来无限投资机遇。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激起细分领域无限机遇

    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此举将进一步促进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并带来无限投资机遇。

  
  明确2020年主要目标
  
  此次《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等量化目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方向。
  
  近百年来,全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已达成共识,而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自然气候灾害已经对人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北方水资源短缺、南方季节性干旱加剧和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规划》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我国此前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保持一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对国际社会履行承诺,也是国家重大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施。
  
  截至2013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已经下降28.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比重也已提高到9.8%,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以保证2020年减排承诺兑现。
  
  多举措打开多空间市场前景
  
  针对具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规划》重点强调以下三方面: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
  
  调整化石能源结构:“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清洁利用,优化煤炭利用方式”,“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探开发利用”,“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利用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
  
  有序发展水电:“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5亿千瓦,年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稳步有序推进核电建设”,“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
  
  大力开发风电:“加快建设三北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因地制宜建设内陆中小型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2020年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
  
  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太阳能热利用安装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
  
  发展生物质能:“2020年全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440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1,300亿立方米”。
  
  就能源结构调整而言,“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利用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发展目标被首次明确。近期数据来看,由于经济疲弱及价格上升共同压制需求增长,2014年前九个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仅6.8%,如果按2014年全年增速8%推算,要达到目标规划则2014~2020年复合增速约为12.1%。就同等热值而言,天然气相对煤炭CO2减排量为58%,因此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提升将有效降低碳排放量,预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与2007年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相比,本次规划中对于能源供给端结构做出了一定调整:水电装机目标由原来的3亿千瓦上调至3.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维持3,000万千瓦不变,而风电装机由原先的3,000万千瓦大幅上调至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由原先的180万千瓦上调至1亿千瓦,核电与《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一致。由此可见,风电、太阳能发电或将面临广阔市场前景。
  
  二是控制工业领域排放:
  
  能源工业:“在电力行业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到2015年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控制在650克/千瓦时”;“2015年全国火电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3%左右”;“开展整体煤炭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和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建设”。
  
  钢铁行业:“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焦炉煤调湿烧结余热发电、高炉炉顶余压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2020年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本稳定在‘十二五’末的水平”。
  
  建材工业:“加快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玻璃行业要加快开发低辐射玻璃、光伏发电用太阳能玻璃等新型低碳产品,推广先进的浮法工艺、玻璃熔窑富氧燃烧、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2020年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本稳定在‘十二五’末的水平”。
  
  化学工业:“电石行业要加快采用大型密闭式电石炉,重点推广炉气利用、空心电极等低碳技术”。
  
  就控制工业领域排放而言,“在电力行业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到2015年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控制在650克/千瓦时”的政策要求是首次提出,开展碳捕集示范工程或将带来相关概念股主题性投资机会。在其他工业领域,节能被重点提及,钢铁行业干熄焦余热发电、水泥行业纯低温余热发电等市场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化工方面,大型密闭式电石炉因能耗较低有望较快推广。
  
  三是控制废弃物处理领域排放:
  
  生活垃圾:“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健全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理”,“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垃圾焚烧发电”。
  
  餐厨垃圾:“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残渣无害化处理后制作肥料”。
  
  填埋场沼气利用:“在具有甲烷收集利用价值的垃圾填埋场,开展甲烷收集利用及再处理工作”。
  
  由此可见,在市政废弃物处理领域,收集转运体系将不断完善以将废物尽量纳入正规处理处置渠道,在此基础上资源化利用方式将更加得到鼓励,例如焚烧、沼气利用、肥料等,以尽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能力以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规划》提出要从以下三方面来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一是提高城乡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城乡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新城选址、城区扩建、乡镇建设要进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加强雨洪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加强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等;
  
  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设施建设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中水、海水淡化、雨洪等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水权改革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控制华北、东北、黄淮、西北等地区地下水开发”,“推进城镇新水源、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网改造”等;
  
  三是提高农业与林业适应能力
  
  “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等。
  
  《规划》强调在加强城市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前提下,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将显得至关重要,在总量控制及水权改革背景下,中水等非常规水源或将具备更大推广应用价值,相关提标改造技术设备类公司将直接受益,而运营类企业也有望实现一定的模式创新与突破。此外,农业节水灌溉改造趋势也将进一步强化。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碳交易
  
  《规划》提出将建立碳交易制度,具体包括“推动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激励机制方面,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外,还包括“完善税收政策”(研究对低碳产品(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价格政策”(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煤电价格关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等。在考核约束方面,《规划》强调在分解任务目标基础上健全考核机制、强化问责制度,“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问责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碳排放交易已经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7个城市试点逾一年(覆盖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内容包括建立交易制度、建立核算体系、确定本地区碳排放总量、以及建立一些分配机制。到目前为止,成交量二氧化碳1,100多万吨,成交额5亿元,价格从20元/吨逐步涨到70元/吨,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应该说,各地碳排放交易试点成功,为将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外,未来低碳产品和企业的税收优惠、绿色信贷政策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金融调整手段,而资源品价格改革也将是重要方向。最后,后续各地政府具体考核与问责机制的建立将是重要看点,从而推动应对气候工作的执行和最终目标的落实。




(来源:《环保产业》)

全球调节阀网(http://www.tjf168.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调节阀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